温兴良 简介 作品

人物名称:温兴良
出生地址:浙江苍南
出生日期:1972.12
行业类别:雕刻
荣誉称号: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品:《欢聚一堂》
人物简介
温兴良,男,1972年生,浙江苍南人。喜文学,好收藏,工诗联,擅雕刻。2005年毕业于北京兴华大学工美系,良好的文化底蕴成就其精湛的艺术品质。
现为:中国(国际)红荷联社社员;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工艺美术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苍南县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鹅峰古籍馆馆长;大学讲师。
人物经历
16岁跟随石雕师傅打杂学艺而进入雕刻艺术生涯,从事石雕行业30年间,刻苦钻研并于工作空闲时间自修课程,2005年毕业于北京兴华大学工美系, 1989年正式拜师进入石雕界,师承浙江省石雕大师:吴旭亮,并受寿山石雕刻西门派大师影响,先后在福州及温州苍南开办石雕工作室,雕刻方面继承传统并突破创新,创作了大批新时代作品。数十件作品荣获国家级、省市级金、银、铜奖,其创作的石雕艺术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并且积极传授技艺,近年来在浙江省苍南中学,及苍南各学校实地教学并在网上传授雕刻技术,学员遍布全国各地。
个性特点
爱国爱党;勤奋敬业;吃苦耐劳;慈善助人。
艺术传承
2002-2005年就读于《北京兴华大学》工艺美术设计与创作;
2008年在福州创办寿山石雕工作室;
2016年11月,参加浙江省非遗传承技能人才培训班,成绩合格准予结业。
2017年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究班,顺利结业
艺术成就
2008年10月,作品《百花争艳》获福建寿山石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9月,参加苍南县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非遗保护成果展突出奖;
2014年9月,作品《石破天惊》获得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2014年9月,作品《偶像》获得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2014年12月,评为: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苍南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月,十九件石雕作品被非遗馆录入收藏;
2015年11月,作品《梦想》在第十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得铜奖;
2016年10月,玉石雕《上下五千年》荣获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评比:铜奖
2017年8月,作品“枫叶情”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珠宝玉石博览会铜奖。
2017年9月,作品“欢聚一堂”获2017工美新力量 银奖。
2018年9月,参加长三角工美新力量大赛,作品“吉祥瑞兽”获得银奖。
荣誉职称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中国(国际)红荷联社社员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苍南石雕)负责人
苍南县文化产业协会理事
苍南县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
苍南县鹅峰古籍馆馆长
相关事件
2014年9月被聘任为:浙江省苍南中学“石雕 篆刻”指导师;
被聘任为: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石雕 篆刻”指导师,并起草“石雕教程”作为学校选课程参考范本。
2016年9月,被聘为:苍南第三实验小学篆刻指导师。
2016年12月,开展石雕技能传授,5班百多人受益并安排就业。
2017年3月,被聘为:苍南第一实验小学篆刻指导师。
2017年5月,在苍南腾??小学传授石雕技艺免费送,7班数百人受益。
2018年11月,为期16天的“助残雕刻培训班”为35名残疾人免费提供食宿教学。
人物评论
2015年5月14日,苍南新闻网报道了:“鹅峰古籍馆,文化薪火传”专题报道:温兴良的雕刻文化
2015年5月15日,温州日报也为“苍南县鹅峰古籍馆”为温兴良做了采访报道。
2018年11月,温州商报,苍南电视台为“苍南县鹅峰古籍馆”打卡,为温兴良公益事迹采访报道。
慈善事业
温兴良是一位工作在一线的石雕艺人,他热心公益事业:与周边村居结对扶贫,为残疾人免费传授技术、提供就业,为贫困老人送上粮食、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他还是一位救援志愿者、森林消防队员。推出的公益项目:“艺雕人生--暖心人公益计划”,“人心向暖-艺雕公益培训”等是一项针对残疾人免费技艺培训和安排就业的工程。项目通过苍南县鹅峰古籍馆结合苍南石雕厂创办的非遗石雕专项技能特点。实行传受知识技艺和就业一条龙服务,从2013年至2017年间全程进行—对一培训、跟踪、指导一大批人员,帮助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题。
代表作品
温兴良枫叶情
温兴良欢聚一堂
温兴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