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简介 作品

人物名称:王强
出生地址:福建仙游
出生日期:1980年
行业类别:木雕
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人物简介
王强,1980年出生,国家三级技师、工艺美术师。1995年在仙游拜师林金霖学习粗茶木雕雕刻技艺。 1999年5月拜师林金霖之子林福明,在福明艺雕厂边深造边制作仙游木雕和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人物经历
王强,男,1980 年10月出生于福建仙游,现任仙游县良木臻品木雕工作室设计总监。
自1995年从艺至今,受到多位工艺名师的指导,1995年7月至1999年5月师从仙游民间名艺人林福明学习木雕雕刻技艺,努力学习莆田木雕雕刻技艺,刻苦习艺,努力传承中国传统木雕雕刻技艺。1999年6月至2006年1月,在仙游县福明工艺厂担任雕刻主管,负责木雕创作设计、修光、打坯等工作;2006年2月创办仙游县良木珍品木雕工作室,担任设计总监,负责木雕创作设计、打坯等工作。2014年7月,走进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进修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学习雕刻艺术的理论知识。
从艺二十多年来,王强凭着刻苦学习、虚心请教的态度,勤于钻研雕刻技艺,不断进取,创作风格独特,技艺娴熟,设计创作品种齐全,贯通多种雕刻技法,雕工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趣味盎然,深受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2018年8月,设计创作的木雕作品《天伦之乐》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珠宝玉石博览会“中艺杯”金奖。
王强已熟练掌握木雕艺术的历史文化、种类划分、雕刻技艺和文化收藏价值,深入了解木雕艺术的最新雕刻技艺状况和发展趋势。王强对木雕艺术孜孜不倦追求和探索,而且十分重视艺德的培养和修炼,为人厚道,乐善好施。
王强擅长把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雕刻在建筑物和家具上,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花草,既有单个造型的简练概括,又能穿插联结共融于整个面面。既考虑到单个情节的独立性,又考虑到题材故事的完整性。这种以小见大、含蓄隽永的处理方式,疏密得当、紧凑协调的编排布局,刚柔并举的节奏把控,让“仙作”作品精巧绝伦,浑然一体。
王强说,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追求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观念。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木材作为建筑主要构件的独特建筑方式。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在建筑的屋檐、梁柱、斗拱、门楣、栏杆上逐渐出现了雕刻装饰。由此可见,木雕在使建筑变的生动、美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仙游木雕还起到教化的作用,它能以浅显的图案深入浅出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义”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艺术、绘画注重教育作用、陶情冶性和赏心悦目的审美作用。教育的功能在仙游木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仙游木雕中的许多题材都是儒家思想的直观表现。有关“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在仙游传统木雕图案中经常被使用。
对于中国传统木雕的分类,王强早已熟稔于心,就是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而工艺木雕又可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观赏性是指陈列、摆设在桌台、几、案、架之上的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它是利用立体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刻而成,比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实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如木雕屏风、落地灯、笔架、笔筒、首饰盒、储蓄罐以及家具雕刻等。无论是实用型木雕还是观赏型木雕,都以其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雕琢,传承着永恒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为我国宝贵的民间艺术增添了光彩。
王强还特别讲究艺术性的木雕,总是要求经过自己精心构思设计,巧妙表达出他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意念追求,具有独创性和艺术审美特征的作品。王强说,莆田木雕在艺术木雕的创作上,讲求用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有的造型生动夸张、雕工精细,有的通过结合利用木材的天然造型和纹理特点,表现出优雅流畅的线条,突出木材的肌理,淋漓尽致地展现木雕艺术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和自然美。艺术木雕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除了要根据艺人们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和价值观念外,还要特别考究因材施艺,综合考量木材的纹理、色泽等微妙的变化中量形取材切削雕凿。而在表现形式上,莆田木雕艺术具有工序繁多,刀法多样,既有运用大刀阔斧来表现粗犷有力的手法,也有通过细腻写实的精雕细刻来表现流畅的线条,还有以随形造像的方式简洁概括,因势度形,巧用木材的自然美,创造出于自然同呼吸的木雕艺术精品。对于一件艺术木雕精品来说,不仅包含了创作者追求的精神思想和表达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可以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王强在进行木雕艺术创作时,还考究的是运用各种刀法,通过长期不断地艺术实践,技法多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雕刻技法,风格精致细腻,层次分明,能够恰到好处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是木雕的创作方法。木雕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方法,使作品达到形体上的完美,并能体现作者所达的精神内涵。
在王强看来,所谓的因材施艺,跟中国绘画中的应物象形异曲同工,就是绘画者所描绘塑造的形象,至少能够再现对象,把自己要表达的客观对象形似。同样的,木雕艺术家在雕凿制作作品时,构图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面积空间,自然形状,肌理特点,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把木材的特点自然客观展现出来,同时寄托了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形象。这种创作方法也称为“巧雕”,十分讲究“七分天成,三分雕刻”,就是根据木材天然的形状和纹理方向,创作者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不断地推敲,赋予这块材料以特有的形象,再巧妙雕凿后便使其形象展现出来。在创作构思过程中,从历史文化中提炼适合的灵感,从生活中挖掘美的变现形式比着手雕琢的时间多。
王强虽然在工艺美术行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木雕雕刻创作设计和工厂的管理经验,但学海无涯,在今后的工作中,更需不断开拓进取,为仙游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传承
1995年在仙游拜师林金霖学习粗茶木雕雕刻技艺。 1999年5月拜师林金霖之子林福明,在福明艺雕厂边深造边制作仙游木雕和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艺术成就
2013年首届中国(仙游)古典工艺精品博览会作品《愚公移山》获银奖
2016年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中国收藏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作品《福满堂》获金奖
2016年中国(仙游)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中国收藏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作品《福满人间》获铜奖
2017年第十二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作品《八仙雅聚》获银奖
2018年第16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珠宝玉石博览会“中艺杯”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作品《天伦之乐》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