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雕艺雕刻行业推广平台

中国雕艺网(雕艺宝)


访问手机站

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大师 > 雕刻雕塑 > 雕刻

雕刻

张德华 简介 作品

张德华

人物名称:张德华

出生地址:

出生日期:

行业类别:雕塑

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人物简介

1931年生于山东青岛市。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曾为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6年《母与子》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1963年《美国黑人的斗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创作《老人体》、《橡胶工人》;
1972年创作有《巴黎公社社员》、《义和团》、《新四军》,其中《义和团》、《新四军》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74-1978年曾三赴西藏集体创作大型泥塑《农奴愤》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79年《安息》获北京市美展一等奖;
1982年《向往》获法国巴黎春季沙龙金质奖,作品《老猎手》参加全国美展;
1984年城雕《飞吧》立于木樨园,另受中国美协委托赴南斯拉夫进行文化交流赠作品《思》,同年为电影节创作《百花奖》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德华作品》画集;1985年为毛主席纪念堂作《刘少奇》石雕像并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为毛主席纪念堂集体创作群雕并作《和平颂》稿;
1987年《少女》、《壮族姑娘》、《老舍》、《安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分别赴法、意、德、英、奥、希等国访问考察,并作《老农奴》、《NUNU像》;
1984-1988年和于津源、司徒兆光、曹春生、孙家钵等教授一起为牡丹江市创作《八女投江》;
1988年作《邵逸夫爵士》铜像;
1989年完成秦皇岛8米石雕《医圣张仲景》;
1990年赴香港参加“北京女雕塑家美展”,同年为泉州市华侨大学作《陈嘉庚像》并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
1990-1993年先后完成《宋庆龄》、《吕霞光》、《李光前》、《佳南娃娃》等雕像;
1992年为云南作《巨轮滚滚》7米石雕群像;
1994年为中国政法大学作《谢觉哉铜像》,另有《医圣张仲景》、《八女投江》获中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同年应美国斯诺基金会之邀赴美参加艺术交流活动并被授予“坎萨斯市荣誉市民”称号及证书,同年作有《爷爷与孙子》及《刘开渠》稿;
1995年出版《张德华雕塑》,为海南岛创作大型石雕《海南解放纪念碑》;
1996年为北方交通大学作《茅以升铜像》;
1997年为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集体创作大型群像石雕,另为科大附中作《邓小平》雕像、为深圳南山文化馆做《邓小平立像》;
1998年为大连作《刘胡兰》、《林则徐》铜像,另有《曹靖华》像;
1999年为中国文学馆作《艾青像》;
2000年为上海孙中山纪念馆作《孙中山像》,同年为徐悲鸿纪念馆作《徐悲鸿像》并分别为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收藏,另作有《船娘》;
2002年创作《陈毅》像,《吴作人像》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另分别为四川红四方面军纪念馆作《徐向前铜像》、为青岛名人园作《洪升像》;
2003年为老子故居作《老子像》、为中国文学馆作《巴金》小铜像、为中华世纪坛作《徐悲鸿像》稿,另作有《贝多芬》像、《奔马》稿及《明丕白先生》像;
2003年参加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德华、梁玉龙联合美展”;
2004年为山西舜帝陵庙作《坷首》石雕像、为国家蜡像馆作《姚明》、为中国妇女联合会集体创作大型浮雕,另作有《刘琼》像;
2004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由中国美协、中央美院、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雕塑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美术学院张德华、梁玉龙教授联合美展”,另为南京大学校长作《潘菽像》稿;
2005年为万佛陵园墓地作《吴作人、萧淑芳像》、为长沙周南中学校长作《朱剑凡铜像》、为晋察冀纪念馆作《戌冠秀铜像》.
2005年8月3日病逝,终年75岁。

代表作品


张德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