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锋 简介 作品

人物名称:郭金锋
出生地址:河南许昌
出生日期:
行业类别:陶瓷
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人物简介
郭金锋 男,汉族,1964年1月生,禹州市梁北镇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禹州市广播影视协会会长、禹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自强模范、河南省首届优秀文艺工作者,许昌市十大自强模范、许昌市优秀编辑记者,禹州市首届创业创新型人才、禹州市第十一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禹州市首届文学艺术杰出人才。曾任禹州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主任、禹州电视台总编室负责人(《禹州新闻》主编)、文化和广播影视局传媒中心主任(《禹州传媒》主编)、禹州电视台图文频道(时尚频道)负责人、钧瓷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禹州电视台钧瓷频道总监)。
人物经历
1989年,他随父亲陪同北京广播学院教授、作家、电影《周恩来》总编剧宋家玲到神??采风采访,接触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老艺人周有、钧瓷文化学者苗锡锦等人,对钧瓷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和工艺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宋家玲的小说《小镇出珍品》在《人民日报》发表,成为他认识钧瓷、喜爱钧瓷、传播钧瓷文化的启发读本和起点。之后,在编辑《未来作家》,创办《禹州通讯》、主编《禹州传媒》、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尤其是创办禹州电视台钧瓷频道中,致力于钧瓷文化传播,为钧瓷文化产业发展摇旗呐喊,成为钧瓷文化的传播者和产业发展的助推者。2004年,成立个人工作室“中国钧瓷文化传播策划中心”。2011年4月,郭金锋首任禹州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钧瓷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创办禹州电视台钧瓷频道和央视网中国钧瓷频道禹州工作站。在他的策划下,开办《钧界资讯》《钧都要闻》《大师访谈》《每周一星》《钧窑映像》《神??古镇》《佳作欣赏》《钧瓷诗画》《钧瓷电视诗歌散文》等栏目,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传播钧瓷文化,宣传禹州钧瓷事业政策措施、重要成就、重大活动和事件、钧瓷名窑名家名品等,收到良好效果。江苏宜兴电视台紫砂频道派人到禹州进行学习交流。钧瓷频道创办五年间,他做了大量的宣传策划和节目编审工作,使钧瓷频道成为钧瓷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由他策划组织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50余次,主要有数届钧瓷文化节系列报道,北京、山东、成都、深圳、福建等地举办的国内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文化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展钧瓷参展系列报道,中国钧瓷四海行系列报道,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钧瓷专场系列报道,博鳌亚洲论坛、东盟博览会钧瓷国礼系列报道,神??国际陶艺创作营系列报道,中国非遗日钧瓷烧制技艺多项活动系列报道,闵庄窑古窑遗址发掘直播和系列报道等;策划录制了近100次国内国外文化名人、国家和省市陶瓷界领导、专家学者、陶瓷收藏家、钧瓷大师、老艺人的专访,如故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专访,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编剧高满堂、主演陈宝国和主人公原型专访,央视著名主持人任志宏专访,著名陶艺家、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专访,神??国际陶艺创作营10余名中外陶艺家系列专访等;策划组织了钧官窑址博物馆、钧瓷窑炉博物馆、晋佩章钧瓷艺术馆、任坚钧瓷艺术馆、宣和古陶瓷博物馆、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等开馆仪式和大宋官窑、孔家钧窑、星航钧窑等传统开窑仪式专题报道等;策划组织首届钧瓷文化青少年夏令营、首届钧瓷电视诗歌散文大赛、首届钧瓷生肖作品电视大赛等。钧瓷频道从2011年6月开播到2016年6月停播,共策划编发钧瓷新闻、专题、文艺、推介节目600余期2000余条,向上级媒体传送播发数百条,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学会奖(一等奖)、省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省优秀电视文艺奖数十次,其中由他主创获奖的节目20余件次。
30年间,他克服双腿残疾带来的困难,在做好报刊和广播电视钧瓷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还参与策划钧瓷文化节开幕式及大型文艺演出,撰写开幕式主持词和文艺演出串联词,其中《盛世钧魂》大型晚会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和管彤主持;参与策划了第一部钧瓷宣传片《中国钧瓷》并撰写解说词;协助文化部门编写了第一本《神??导游词》;创作了第一部钧瓷题材电影剧本《失踪的福寿石》(以星航钧窑为创作素材);创作录制了第一部钧瓷题材广播剧《钧都紫荆红》(庆祝香港回归制作贺礼大花瓶《豫象送宝》的故事)在中央电台、省电台播出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省优秀广播剧奖、许昌优秀文艺成果一等奖;协助央视有关栏目摄制播出了钧瓷专题节目《禹州寻宝》《钧窑神韵》《窑之变》等。
他认为:钧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钧瓷之都禹州最靓丽的名片,宣传好钧瓷,发扬光大钧瓷艺术,是一个媒体人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郭金锋承担起了这一重任,通过不懈努力,在钧瓷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代表作品
郭金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