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中国雕艺网雕刻艺术资讯频道专业汇聚雕刻雕塑艺术资讯,艺术文章艺术赏析。
艺术
-
雕塑收藏:装饰性与升值潜力并存
近日雕塑作品《一带一路之歌》现身博鳌亚洲论坛,作为最热的艺术新闻引发市场热论,多家拍卖行在春拍将推出雕塑拍品的消息也吸引收藏者的关注。有多年书画收藏经验的江先生也准备在春拍入手购买第一件雕塑,作为书画藏品的“配套装饰”。“不少收藏者...
2015-03-31 10:52 -
佛教的传播与中国雕塑的风格
佛教传入前,中国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传入之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有寺院的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像雕塑及各种佛教雕刻艺术品,其中以木刻、石雕或泥塑圣像为典型的代表。 东汉末...
2015-03-20 13:50 -
走入人间的佛像雕塑
佛像雕塑工艺精湛的铜像雕塑佛像雕塑设计手绘图片工艺高超的木质雕塑 佛是梵语 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陀、步他。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
2015-03-02 14:27 -
欧洲街头雕塑:隐藏在趣味背后的是内涵
匈牙利布达佩斯《铁鞋》:黑黑的铁鞋仿佛低声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冰岛雷克雅未克《纪念一位不知名的政府官员》:沉重的工作压力就像巨石,让这位政府官员迷失了自我新加坡《跳河小孩》:孩子们无邪地跳入河中嬉戏,这份快乐很有感染力 最近,美国网站“b...
2015-02-13 10:07 -
宋代雕塑 闪耀光彩
① 太原晋祠中的侍女彩塑。资料图片② 四川大足石刻中的一尊石刻。资料图片③ 繁塔外墙的佛像砖雕。本报记者 李克君 摄 华夏文明,造极于宋,然而宋代雕塑却是例外。与宋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相比,其雕塑艺术的成就较低,这与统治者的好恶及重视程...
2015-01-30 14:30 -
英国艺术家的执念!专捡车轱辘做成各种各样的雕塑
英国一个艺术家,专门把别人扔掉不要的各种车轮轱辘盖拿来做成各种各样的雕塑。他的作品现在每个基本都可以卖200-10000镑不等,下面这些都是他的作品,都各种帅啊!...
2014-12-19 15:27 -
幽默和令人惊讶的石雕作品
以往印象中的石头雕刻作品总是很死板,当然也很难跟“有趣”两个字画上等号。但 Jiyuseki 利用天然石块加工出的这些作品,让人觉得有趣甚至不可思议!知道你不相信,但这就是用石头做成的雕塑。死板和不苟言笑的石头会这么有趣,在没看...
2014-12-19 15:03 -
为什么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的?
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雕塑以裸体塑造运动员之美 古代希腊人体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灵魂,成为古...
2014-10-21 09:32 -
雕塑也讲性价比 就地取材更讨巧
◆ 尹仁沐(本刊特约评论员) ● 话题缘起 持续多年的“长假旅游热”毫无意外地再一次出现,不过旅游目的的悄然转变还是能够感受得到,比起一股脑涌向故宫,很多人开始倾向于选择小清新的、特别的风景,其中,与艺术息息相关的活动也...
2014-10-13 10:31 -
佛教雕塑艺术的源与流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 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
2014-06-19 09:21 -
静谧的对话——李象群
静谧的对话 初看许迪倪建峰的作品便会被他们作品中的静谧打动,社会中的动与静中,动作为一种活动,有两种含义:体现生命和繁杂的社会;静体现一种思考、冷静,也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在许迪倪建峰的作品中我们恰恰能能看到他们静的思考,动的活力。...
2014-06-10 11:09 -
为何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艺术?
大约在3000年前,爱琴海一带出现了无数城邦,城邦的公民都拥有奴隶。当时生活都很简单,对悠闲的公民来说,只有两大职责:公共事务和战争。那时战争全凭肉搏,因此每个士兵都得锻炼好身体,愈强壮愈矫健愈好。年轻人大半时间都在练身场上裸身角斗...
2014-05-28 09:53 -
雕塑中的情感---艺术创作的灵魂
艺术创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直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因素的综合运用过程,其中情感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艺术家们赋予艺术作品的灵魂。 艺术作为情感及感受的表现,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
2014-05-04 09:27 -
城市雕塑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
刘开渠 华夏收藏网讯 五月中旬,首都美术界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城市雕塑规划建议的批示》,美术界,建筑、园林界闻之,极为振奋,特别是雕塑工作者,更是心情激动,准备在雕塑艺术上大干一场! 多少年来,我们盼望着一座座雕塑...
2014-04-14 09:29 -
藏传佛教雕塑中的十八罗汉艺术
在2009年第8期《法音》“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十八罗汉艺术”一文中,笔者重点探讨了十八罗汉在藏地的传播以及造像艺术的兴起,着重分析研究了藏传佛教壁画和唐卡艺术中的十八罗汉形象和艺术风格,但限于篇幅,没有对雕塑造像中的十八罗汉进行分析研...
2014-04-10 09:49 -
吴祚来:城市需要怎样的地标雕塑?
《新京报》报道,近日,一尊类似世博中国馆造型的建筑物出现在望京街头,朝阳区有关部门称其为望京地标性建筑,目的是方便居民和路人认路。市民却认为这样的雕塑与望京特色无关,中央美术学院学者也认为,这样的建筑败坏了学生们艺术原创的味口,还有...
2013-12-19 09:24 -
殷双喜:尊重材料——关于金属雕塑的思考
这表明,中国雕塑界更加关注具有艺术史意义的雕塑语言的研究,为推动中国雕塑家关注金属雕塑,从学术基础的层面提升中国雕塑的艺术水准,我们应该通过更多的具有专业性的学术展览推动中国雕塑的现代转型。毕加索《吉它》191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林...
2013-12-05 09:19 -
静谧的忧伤——蒋铁骊雕塑品评
静谧的忧伤——蒋铁骊雕塑品评■四味 除去那些应景的城市雕塑不提,蒋铁骊的雕塑作品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类:人物创作系列、历史人物肖像以及无题系列。如果一定要在这三种类型上添加概括的词语,那就是“静谧的忧伤”。这种忧伤并不是负面的情绪,它只是...
2013-11-22 09:00 -
行吟诗人——雕塑家蒋铁骊的雕塑创造
行吟诗人——雕塑家蒋铁骊的雕塑创造■ 李仲如 第一次看蒋铁骊的作品是在10年前,他的《快乐步伐》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10年来,一直关注他的创作,可以看出蒋铁骊对雕塑创作的追求历程是持续而执着的,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并且,他...
2013-11-22 09:00 -
中国当代雕塑的形态边界与叙事逻辑
什么是当代雕塑?它有自身的形态与文化边界吗?当代雕塑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它的评价尺度与艺术史叙事话语又是什么?如果尝试对当代雕塑的创作状态进行梳理,梳理时的方法是什么?其方法论的依据又何在?在策划此次展览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2013-10-18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