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滚滚入画来
大漠滚滚入画来图片
悠长长而平缓的驼铃在大漠里唱响一段段传奇,瑰丽而壮美的落日在沙海中铺洒一丛丛绚烂,狂躁而多情的风在这里雕刻一浪又一浪波涛,纯净而热情的沙子在这里鸣唱一首首恋曲,敏感而执着的艺术家在这里描摹抒发满腔激情……这是沙鸣风舞的传奇之地——响沙湾旅游景区。
这些响沙湾极富特色的美丽图景,在著名画家、雕塑家郝来福的笔下,在涂满艺术构思和浓墨重彩的油画布上,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还有那些默默矗立在大漠深处的一座座艺术沙雕,也是在他的那把富有魔力的小铲子下,年年新鲜出炉。他用汗水和艺术畅想,在大漠中浇灌着一朵又一朵沙漠艺术之花,赋予沙子更鲜活的生命力。
响沙湾浩瀚的大漠,荡涤掉他心灵上多年积淀的尘埃,并又一次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旅游景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则不断拓展着他的艺术构思和创作空间。“响沙湾一湾沙响”,成就着他的艺术人生。
郝来福,内蒙古包头市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曾在包头市普通中学任美术教师,精通油画、国画、剪纸,在雕塑和陶艺上尤有造诣。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召开之际,美院的老师要他协助北京华裕工艺品厂制作一个大型龙浮雕。龙浮雕制作完毕,他用两天时间完成了黑陶作品《十八罗汉》,厂方当即聘他为专业雕塑美术师,负责设计造型。
“浩瀚大漠,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盛夏,走进响沙湾艺术沙雕园,你总会看到有这样一位长者,他头戴草帽,身着工衣,脸上蒙着防晒面纱,戴着遮阳镜,全身伏在沙堆上,左手拿着把小铲子,不停地挥舞着。一片又一片漂亮的祥云、一个又一个艺术造型在一点一点显现。
他将艺术的灵魂刻进了响沙湾的沙子里。他,就是著名画家、雕塑家、陶艺家、中国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郝来福大师。响沙湾人亲切地称他“郝老师”。
2003年初夏,一位雕塑家朋友邀请他到响沙湾一起做沙雕。郝来福大师应邀来到响沙湾,走进大漠,他站在沙丘巅峰远眺,沙海茫茫无际,天地相连。那一座座峰谷起伏、连绵不绝的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明暗相间,酷似金光闪闪、波涛汹涌的大海,波澜壮阔,胸怀顿然开阔。苍凉的沙漠,在一瞬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沉寂多年的艺术创作灵感和冲动。
沙雕是沙漠中最能体现沙漠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郝来福大师把他初次来响沙湾获得的艺术灵感,全部倾注在沙雕制作上。一同做沙雕的还有来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美术家、教授、老师共8人,各自构思创作,都是第一次做沙雕,对这里沙子的性质不了解,开头遇到了困难。“就在这个关头,响沙湾的董事长王文俊亲自带领员工,和我们一起在炎热的沙漠里共同创造沙漠文化,那激情,那欢乐,至今难忘。”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郝来福大师仍然感慨良多。
首次来响沙湾制作沙雕,郝来福就有独到的艺术构思。他根据大漠的艺术特色和自己的感受,制作了《大肚弥勒佛》和《海的女儿》两座主题沙雕。沙雕造型古朴完美,和大漠环境浑然天成,艺术表现极富感染力,深受游客的青睐和好评。
从此他留了下来,开始倾心雕刻和描画他与响沙湾的艺术情结。
“我是响沙湾的一粒沙子”
郝来福是个虔诚的艺术信徒,他热衷于他的画,热衷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也正是这种纯粹的艺术信念,使得郝来福来到响沙湾后,在这里一干就是8年。“其实有好多同行都请我到北京、到外地发展,我都没有去,我舍不得这片沙漠,舍不得响沙湾人和这里的一切,我感谢王文俊先生能为我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我觉得现在的我就是响沙湾的一粒沙子。”
后来,在响沙湾景区,郝来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从此他在夏天制作完艺术沙雕后,就身居画室潜心创作。虽然响沙湾景区的办公条件较为紧张,但是王文俊知道要搞艺术创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是不行的,于是就设法给他挤出一间条件较好的画室。郝来福大师说:“在这里我远离世俗,有艺术体验,也能够一心一意搞创作。8年来我一直以感恩的心情尽心尽力画好每一幅画,做好每一座沙雕。我也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收获。响沙湾人对我很尊重,在这里,没有压力,这里的人积极向上,热情奉献。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这种氛围,喜欢在这里创作。”
“我是在享受行为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一次见到郝来福大师,他正趴在沙堆上,带领着工人一起做着一座主题艺术沙雕。这位艺术家穿着朴素,在围裹得严严实实的外装下,与普通工人没有什么两样。走到近处,只见他左手持刻刀,正在专注地细化着一个图样。他一会儿用稍大的铲子快速的铲掉大块的沙土,一会儿用较小的铲子进行雕刻,留下构图,铲去多余的沙子。一会儿又用刻刀刻着花纹,最后他用一支小刷子轻轻扫掉遗留在花纹中的沙粒。
他是如此专注,记者站在旁边很长时间,他竟毫无察觉。浩瀚而广袤的大漠中,把沙子堆起来,再通过艺术构想和汗水的泼洒,赋予这些沙子以艺术生命,这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和追求。郝来福大师向记者详细介绍着眼前的6座壮美的沙雕。透过他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分明能够看出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眸,透漏出艺术家特有的气质,他的目光是那样的灵动深遂,并且有许多坚毅。
沙雕是短暂的行为艺术,是速朽艺术。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大型作品,真让人心头为之震撼。而在郝来福看来,沙雕的艺术魅力在于艰辛的创作过程,这就是行为艺术的真正魅力。几年来,郝来福大师在响沙湾一共雕了17座沙雕,表现主题涉及民俗生活场景、神话人物、民族英雄、佛教题材以及现代生活主张等等,实属难能可贵。而郝来福大师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永无止境,而且很独特。
在沙雕园中,来这里游玩的客人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起手中的相机,把沙漠中一座又一座壮丽的沙雕带回家。正如郝来福大师所言“沙雕,应该是生长在大漠里的艺术,他们浑然天成而又相映成趣,沙雕是表现沙漠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任何艺术语言都代替不了的。虽然短暂,但它却给游客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夕阳西下,暮气渐浓。记者与郝来福大师踏上返回的路途。他的言谈举止,他稳重的步伐,从骨子里透渗出了一种豁达,一种淡定从容。郝来福大师把响沙湾当作一个壮美的画布,他在其上恣情涂抹,那一座座艺术沙雕,是他艺术灵魂的陪伴者,他们融入了大漠,并点靓了大漠。(越保中 乔慧敏)
创作油画《响沙湾》
郝来福正在潜心创作
精心制作艺术沙雕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 上一篇:韩国前总理与吴为山的雕塑
- 下一篇:安娜·高美:她用雕塑征服了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