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雕艺雕刻行业推广平台

中国雕艺网(雕艺宝)


访问手机站

雕艺宝(中国雕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资讯 > 人物

人物

发自我之性灵探索自然之美——怀念著名花鸟画家、雕塑家袁晓岑先生

发布时间:2015-07-12 441
袁晓岑老先生一走两年了。我记得先生最后一件雕塑作品是一位中国少女,双手捧起和平鸽,《放飞和平之梦》的雕塑。这是袁老2008年初,以奥运为题所作的一件雕塑。本来要送往都江堰铸为青铜的,5.12给汶川带来了灾难,也让他这尊雕塑凝固在了那...

    袁晓岑老先生一走两年了。我记得先生最后一件雕塑作品是一位中国少女,双手捧起和平鸽,《放飞和平之梦》的雕塑。这是袁老2008年初,以奥运为题所作的一件雕塑。本来要送往都江堰铸为青铜的,5.12给汶川带来了灾难,也让他这尊雕塑凝固在了那一刻。

    中国画坛,说“虾”就想起齐白石,说“马”就想起徐悲鸿,而一说到“孔雀”和“仙鹤”就想起袁晓岑。对“孔雀”和“仙鹤”情有独钟的袁晓岑,将孔雀和仙鹤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仪态万千,其写意孔雀成为中国画坛一绝

  先生的座右铭是:“发自我之性灵,探求自然之美,汲传统之精华,走自己之道路。”

  1915年6月,袁晓岑出生于贵州普定县独家村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1930年,袁晓岑在贵阳省立师范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余,潜心研读美术理论书籍。痴迷到用省下的伙食钱,换来一册册《芥子园画谱》时,饥肠辘辘的他竟兴奋得如获至宝。

  勤奋好学的袁晓岑还有幸得到了著名教育家王若飞舅父黄齐生先生指教,备受先生赏识和厚爱。在袁晓岑和时佩瑗婚礼上,黄先生还为他们作了证婚人。

  1935年,20岁的袁晓岑为求学来到昆明,由于没有高中文凭,考上云南大学却被拒在门外。1938年,袁晓岑首次在昆明举办个人画展,便赢得书画界前辈及社会名流的称赞,百余件作品销售一空。同年秋,他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就读,此后,他就全靠平时用泥巴捏些小动物拿到市场上去卖些钱来,以此交学费、租房和维持生活,一直是半工半读。

  当时,徐悲鸿在昆明时住在云南大学的映秋园。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爱才如子,便把袁晓岑引荐给他。徐悲鸿很同情袁半工半读的境遇,更欣赏他的才华。年长袁晓岑20岁的大师把自己的一些画稿、速写本借给他,让他带回去仔细观看、揣摩,并要求他多画速写,注意实物写生,把握轮廓线条与光影关系,画出马的雕塑感。同时,大师还专门带他去大观楼附近的农村写生,指导他画水牛。大师的谆谆教导,使年轻的袁晓岑受益非浅,他决心像大师一样,特立独行,辟一代画风。在大师指导下,他潜心研习法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反复揣摩中西雕塑艺术的异同,为日后的雕塑创作夯实了基础。

  抗战8年,袁晓岑在昆明以卖画为生,一边求学,一边进行绘画和雕塑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的诞生,袁晓岑迎来了他艺术创作的春天。1951年,袁晓岑创作的国画《孔雀》和《小鸭》在全国第一届画展获得好评。1954年,他的雕塑《母女学文化》、《牧羊女》、《庆丰收》入选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各大报刊相继发表评论。1959年,《母女学文化》入选前苏联主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期间,他与中央美院一批著名雕塑家合作完成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民族团结大型浮雕。1964年,著名美学家、美术评论家王朝闻盛赞袁晓岑的雕塑,并推荐给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袁晓岑个人雕塑展,几十件极富个人风格和民族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等大报交口赞誉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举办个人作品展的雕塑家。

  “十年浩劫”中,视艺术为生命的袁晓岑,以惊人的毅力投入花鸟画创作。其写意孔雀独树一帜,确立了写意孔雀画的代表地位。他自己还编创了画孔雀歌诀:“展纸凝神立意境,头颈为主传其神,躯干概括显体积,细铁松动写金翎,足现结构藏为好,墨含色彩亮晶晶,背景无论多与少,只作陪衬须记清。”

  改革开放后,袁晓岑的100余件国画、雕塑精品相继问世。1993年《袁晓岑国画雕塑集》出版时,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在中国画坛自成一家。特别是雕塑绘画的并举和相得益彰,王朝闻先生为他题辞:“画家、雕塑家袁晓岑的作品,不只创造性地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别与联系,更可贵的是诗意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荣宝斋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第42册袁晓岑专辑,至今已印刷5次。2003年驰名中外的天津杨柳青画社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亦为袁晓岑出版了花鸟画专辑。

  晚年时期,袁老最大的成就和创新,应该是绘画写意仙鹤,这群大自然的精灵,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概从画家的生花妙笔下脱颖而出,腾飞直上,大有同它自己的写意孔雀争宠媲美之势。尤其是78岁高龄时完笔的《百鹤图》,画心长23.40米,高0.70米,共绘仙鹤整100只,神态各异、妙不可言。袁老在卷首自序中题道:“此作构思已多年,几易其稿,盖追求气势与节奏也。直至1993年,春和景明时节,始一气而完成之。谨以之献诸美之神及予之知音也。”《百鹤图》是袁晓岑艺术长途的一座旖丽的里程碑,是其花鸟画卓绝技巧和深湛功力凝聚的一个璀璨的结晶体。

  袁晓岑先生的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及多次国际性联展并获奖,他的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日本福冈美术馆、日本帝京大学、旧金山博物馆、柯罗拉多州艺术博物馆、苏黎士市政府及多国收藏家所收藏。出版专集有:《袁晓岑画辑》、《袁晓岑雕塑选集》、《现代中国花鸟画家袁晓岑作品展》(日本版),《荣宝斋画谱》、《袁晓岑国画雕塑选集》、《袁晓岑画孔雀》及入选《当代中国画》、《当代中国花鸟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花鸟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雕塑卷、《新中国美术50年》等大型画册数十种。

  袁晓岑的作品还被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邦交的“使者”,屡屡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外国友人。1992年,江泽民同志将袁晓岑先生国画《白鹤》馈赠日本国会议长。199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将他的《锦屏大展》赠予泰国“王姐”。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袁晓岑先生专门创作大型青铜雕塑《驼峰情》。8月19日,美国第十四航空军飞虎队协会主席罗伯特·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新闻文化领事约翰·陆腾及60位美国二战老兵代表团应邀来到昆明,参加了大型青铜雕塑《驼峰情》揭幕暨向飞虎队捐赠的仪式。

  袁老一生淡薄名利、低调做人。他的这些蜚声中外的丰硕成果和重要影响,若不是文艺界和新闻界的知己们稍加宣传、偶作报道,一般都是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甚至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先生也多次嘱咐家人,说自己去世后绝对不要搞追悼会和遗体告别这些繁琐而又庸俗的仪式,人终究是该归于尘土,一切从简就好。

  先生一生为艺术而活,人走在自己最爱的事业上,是最幸福的。他走得从容、走得安详。

  先生走前完成的迎奥运雕塑《放飞和平之梦》,其实是我们人类之梦、世界之梦。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