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雕翘楚到泥塑达人 “黎阳泥手”的艺术之路

从石雕翘楚到泥塑达人 “黎阳泥手”的艺术之路图片
原标题:从石雕翘楚到泥塑达人 “黎阳泥手”的艺术之路
浚县手艺人汪修岩,2016年拜我市知名艺术家“泥猴张”为师之后,对泥塑焕发了无限的喜爱之情。从雕刻坚硬的石头到捏塑柔软的泥人,汪修岩一路走来颇有感触。
汪修岩出生在石雕之乡——浚县屯子镇,出自他手的这一方小小的石印,方寸之间,被雕刻的玲珑备至,手掌之上,一只小猪酣睡,造型圆润,惹人喜爱。
汪修岩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今年47岁,他说自己从17岁开始学习石雕手艺,而在了解他的人眼中,汪修岩的石雕之路走的更长。
采访
村民 张金福:“最少是40年,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7、8岁,已经能雕出猴子、玉美人,虽然不是很精美,但是很朴素,很朴质。他对石雕的追求和爱好,从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
三四十年的石雕功力,让他在浚县的石雕界很有名气,浚县古城城门的门匾就是由他来雕刻完成的.
2016年,汪修岩拜师泥猴张接触了泥塑,泥塑的柔软,润滑给了他与石雕完全不同的感受。
采访
“黎阳泥手” 汪修岩:“玩了几十年石头,石头是硬的,我的手是软的,滴水穿石太难,所以我现在玩泥,这个泥很好玩儿,随心所欲。”
因为有几十年的石雕功夫在身,汪修岩玩起泥塑来得心应手,突飞猛进,最近他有一个大计划,想要完成一组作品——《五十六个民族大联欢》。目前他已经完成了五组。
这五组作品动静结合,惟妙惟肖,或舞或坐,特征鲜明。
采访
村民 张金福:“他作品构思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天无论多热,蚊子咬。天冷的时候,也没有空调,也没暖风,忍受着严寒,工作间非常简陋,可以说经历了苦辣酸甜,现在看到他的作品非常欣喜。”
在位于浚县黎阳路西段的汪修岩工作室内,摆满了他的泥塑作品,从人物塑像,到动画形象,从传统的泥咕咕到泥猴张老师的代表性泥猴作品,他都做的形神兼备,情趣盎然。
采访
“黎阳泥手” 汪修岩:“我不舍得放手,你看现在我的手都裂了,因为冬天太冷,玩泥最容易裂手了,所以我洗洗手用胶布缠住,晚上有时候疼的睡不着觉,但是我疼的快乐我高兴,因为我的东西捏出来,好多人喜欢,给我了信心,我不愿意放弃,这个东西太美好了。”
汪修岩不但善泥塑,他的书法绘画也得心应手,功力深厚。
他没有上过一天的艺术院校,泥塑、石雕、书法,全靠他拜访名师学习,在生活实践中认真领悟。如今,汪修岩在他的工作室内开了一个泥塑研习班,专门教授少年儿童泥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采访
学生家长 李女士:“你看俺闺女又放学了,放学都要到这个地方看看,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做的非常好,真是高手在民间。”
汪修岩说,他说自己愿意为喜欢书画泥塑的小朋友提供场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且免费教授贫困学生,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为传承非遗文化做自己的一点贡献.
·····
《鹤壁生活帮》粉丝专属福利来了
来源:鹤壁生活帮
未经允许 本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转载
责任编辑: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