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说】《八瑞祥》携叶氏匠心名家,共铸中华铜雕之彩

【赋能说】《八瑞祥》携叶氏匠心名家,共铸中华铜雕之彩图片
原标题:【赋能说】《八瑞祥》携叶氏匠心名家,共铸中华铜雕之彩
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明清的瓷器,隋唐的唐三彩,秦汉时期的漆器,夏商时期的青铜器,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等,都饱含了华夏民族各个阶段的文化底蕴。
而其中,最能代表民族文化发展的就要数青铜器的诞生了,从单一的石器到用火制陶,再到青铜器的炼制,不仅代表着人们制作工艺水准的大大提升,也将华夏文明带入了新的阶段。
直至现在,无论是工业用途、生活用途或是艺术鉴赏,青铜器的炼制技术都对现代铜产品及铜艺术品的制备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学习价值。
其中,从制备难度来讲,铜工艺品的制作需要超高的炼制技艺,对于创作者而言,要求对铜制品本身有深入的了解,这其中包含对铜特性的掌握和熟练的制铜技艺,不仅如此,还要具备优于常人的艺术造诣。
而今天和大家介绍的这位身手不凡的铜雕匠人,正是温州工艺美术界领军人物, 叶氏木雕第五代传承人,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叶萌春先生。
出身于黄杨木雕世家的他,从小跟随父亲叶润周学艺,深得真传,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尤擅雕马,其中《马舞》、《马球竞技》、《马背杂技》等马系列作品曾屡获大奖。2012年,他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登上了工艺美术的最高殿堂。
▲ 叶萌春西湖十景现场创作形象照(石雕)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铜雕怎么会和木雕扯上关系呢?其实,对于艺术本身而言是相通的,而从工艺上讲,铜雕更难于木雕,工序也更加繁琐,需要匠客具备高超的木雕技艺才能完成。
1978年,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叶萌春作为名艺人的后代进入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正式走上专业创作道路。
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在新的艺术天地里,十分刻苦用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技艺日见长进,涉足十余种艺术品种,一批栩栩如生的作品从他的刀笔下显现。石雕、木雕、彩塑,他得心应手,雕人物、雕花果、雕动物,他样样雕得惟妙惟肖。
如今,叶萌春先生作为《八瑞祥》铜工艺品的特邀顾问,与第六代叶氏木雕传承人叶森祥先生一同,精心钻研铜雕文化,传承铜雕匠心技艺,为广大铜木艺术爱好者呈现更多优秀的精美艺术品,将中华铜雕文化发扬光大。
木雕、铜雕艺术品牌「八瑞祥」创立于2012年,寓意吉祥、纯洁。自创作至今,叶萌春、叶森祥共同创立1000多副模具造型、拥有约200件外观专利。自2016年起,以《纳福布袋》为代表的作品平均年订单量达到15000多件。
▲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八瑞祥」的每一款作品都有着严格的制作工序
从作品的创作构思到图样的细致雕琢
再到最后的着色和质检
每一步都融入了对哲思的理解
为大家呈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铜雕作品
为了传承经典铜雕工艺,将华夏“技艺瑰宝”流传百世,我们以专业的态度倾力打造“铜艺传承·工艺品“项目。该项目以「八瑞祥」品牌铜工艺品为主要产品,通过完备的项目管理,为铜雕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注入资本之力,将这份工匠之心永铸人间。
·end·
声明:本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担保,其内容归诺信金控所有,文中产品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申请转载请于后台联系小编,本文章中其他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责任编辑: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 上一篇:普及河南铜雕塑的知识
- 下一篇:【醉美铜陵】匠心独具!铜陵人一定看过的这些铜雕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