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工艺品莫以黄白判新旧
发布时间:2016-02-15 687
一些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旧老牙雕工艺品,近年来成了收藏一族追逐的对象。然而在古玩市场中,常见一些初入藏市和似懂非懂的收藏者,都以牙雕品表面的黄、白程度来判断其实际的年岁和新旧,继而据此作出取舍的决定。这惟“黄”才是古旧、“白”即是新...
一些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旧老牙雕工艺品,近年来成了收藏一族追逐的对象。然而在古玩市场中,常见一些初入藏市和似懂非懂的收藏者,都以牙雕品表面的黄、白程度来判断其实际的年岁和新旧,继而据此作出取舍的决定。这惟“黄”才是古旧、“白”即是新赝的判别方法,使许多经验不足、眼力不济的藏者频频上当吃药,却让一些作伪售假的奸商屡屡偷着乐呢。
其实古旧牙雕品表壳包浆的黄或白成因复杂多样。同一时期的牙雕品,它们在取材部位的表里、雕品置放房间的明暗、裸藏时间的长短、浸润潮湿度的高低、受光照的强弱、烟霭熏烧侵蚀的浓淡以及抚摩与汗渍沁渗的多寡等诸多因素均有差异,天长日久就会出现一层深浅黄白不一的皮壳包浆色。尤其在清初之后,许多牙雕品常被艺匠经过一道漂白的工艺处理,使其愈显莹润洁白、光鲜可人,且不易泛黄或变成酱色。
故此,愿新藏友们与初藏古牙雕品者在收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旧牙雕时,千万莫以黄白定新旧,应将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量后,再作定夺。但有一点要十分明确,就是作假充古旧的牙雕品,其表色几乎都呈恶俗的棕黄或酱黄色彩。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 上一篇:怎样鉴定文物的真伪
- 下一篇: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0 条相关评论